|
人民的胜利——简述人民群众在车桥战役中的贡献
孙洪斌 2013年11月9日—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连续播放了四集电视纪录片《人民的胜利》。它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江苏省委联合摄制的一部反映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支前的纪录片,看后使人感动,深受教育,深切地体会到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由此我想到了2014年3月5日—6日,是抗战时期发生在苏北大地上的车桥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日。当时新四军一师在粟裕、叶飞的指挥下发起车桥战役,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车桥大捷”,从而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揭开了华中敌后战场战略反攻的序幕。车桥战役的规模虽不如淮海战役,然而它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胜利的。车桥战役虽然只打了两天,但在当时的淮宝地区,“新四军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口号家喻户晓、蔚然成风,因此,车桥战役的胜利和淮海战役一样,都是人民的胜利。本文重点回顾70年前那段人民群众“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历史场景,并以此再次证明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一、战前:攻打车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他们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物资,为车桥大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944年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不断失利,为保持其本土与南洋的交通线,发动了大陆交通线作战,并从华中战场抽走部分兵力,留下的部队继续对根据地实行“清乡”,抗战局势形成了有利于我方的重大变化。 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在深刻分析苏中战场敌我态势之后认为,我军与敌相比,军事要素特别是武器装备上虽处于相对劣势,但在政治上却占据极大优势。至1943年11月底,县以上都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半数以上的乡有了党和群众组织,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运动,我军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军民团结,对敌作战,必能取胜。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粟裕决定在淮宝地区的车桥组织一次大规模作战。车桥地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交界处,同时也是日军华中派遣军六十四师团和六十五师团的结合部。车桥一旦攻下,运河一段从淮安县到宝应县的封锁线就被打破,华中很大一块200多华里的地段就会连成一片,整个华中战场局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自身发展而言,打下车桥,不但可以破坏日军疯狂的“清乡”、“屯垦”计划,还有利于扭转新四军一师主力部队和后方机关集中于狭小区域的被动局面,为敌后根据地开展练兵、生产、整风学习三大任务提供一个比较安全、开阔的地区。 为了打好车桥一战,粟裕利用去淮南军部开会之便,在往返的路上对车桥周围的地形、通道、水域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周密的部署。当时部队远距离奔袭车桥,要经过一个相当长距离的水域,因此急需修建几座交通坝便于攻击部队隐蔽和奔袭车桥。宝应县委接到筑坝任务后,立刻组织动员了三万多民兵和群众,利用敌人松懈的夜间悄悄施工,花了近一个月,在绵延约十五公里的曹甸、安丰等地共打了五座顶宽一丈、高出水面五尺、穿越湖荡的交通坝。在一些水网地带,我军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把固定桥改为活动桥,河上筑了多种多样的坝,如群众发明的明坝、暗坝、断头坝、阻塞坝等,敌人的水上交通和运输工具一遇到这些坝就会“此路不通”了。此外还组织精干民兵,利用夜间开沟挖塘,破坏日伪据点之间的道路、桥梁,协助军队埋设地雷、放哨和监视敌人。为了把部队、云梯和其他器材以及担架队运送到车桥附近,地方政府动员征集了近千个船只和船夫。在战前这样巨大的工程,发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却始终没有被发现。毫无疑问,车桥战役战前的准备工作,正是在人民群众密切配合之下完成的,如果脱离了群众的支持,这场战役就根本不完全具备条件,更不要说取得胜利和大捷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车桥战役也同样需要强有力的后勤物资保障。战前一个多月,苏中区党委开会强调指出:仗要打好,后勤工作要保证。 为此,淮安县委和宝应县委成立了支前委员会,由淮安县委书记许亚和宝应县委书记曾涛挂帅,并召集了各区委书记、区长会议,讨论和落实各项具体支前任务,保证做到“一切服从前线,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支前任务的完成,各区、乡纷纷成立支前机构,并进行了深入动员,喊出了“新四军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响亮口号。各支前委员会多次召开干部、党员及群众会议,要求党员、干部人人动嘴,展开“胜利形势”和“支前为谁”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认识和觉悟,使支前工作家喻户晓。 在开展支前工作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冲在一线,吃苦在前,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群众,加快了工作进程,起到了模范作用。广大群众在他们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支援前线,组成了一股气势恢宏的支前洪流。大量的支前工作主要包括:(一)供应粮草、蔬菜、油盐、茶水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二)协助部队制作云梯和其它攻坚器材;(三)组织担架队,达到1000余副,组织车辆船只运送部队、民工、枪炮弹药以及各种军需物资。 以征粮来说,宝应县仅安丰镇就筹集了近五万斤粮食、上百万斤柴草。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轧稻机,都是用碓臼舂米,头一天交待任务,第二天老百姓就把米舂出送来了。有一位李大娘,为了多送些军粮上前线,昼夜舂米,膀子都抡肿了,双手磨出了泡,还不肯停歇。安丰镇商人抗日救国会,从宝应城里搞来了煤油、蜡烛、报纸等物资,仅煤油就有三大船。煤油不仅用来照明,更重要的是能作为军用燃料。当时前线需要一门山炮,比较笨重,淮安县委动员了150多个身强力壮的基干民兵专门负责运送。水荡地区过不去,于是他们就把炮拆下来,民兵们抬得抬、扛得扛,运送到前线安装好,竟然一个零件都没有丢。这门大炮后来在攻打敌人据点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战中:人民群众全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长距离大范围支前,保证了车桥战役的完胜。 车桥战役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法,即攻击车桥据点,同时在芦家滩伏击援敌。车桥据点处于敌中心区,是敌人的心脏,设伏地点芦家滩距离车桥有12华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车桥战役是大区域奔袭作战,对支前工作要求很高。虽然如此,广大人民群众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克服长距离大范围支前的困难,保证了车桥战役的胜利。 一是协助运送部队到达作战区域,完成对敌人的攻击部署。当时,我参战部队主要驻扎在车桥以东的蒋营地区。从蒋营到车桥,中间隔着一个很大的马家荡和绿草荡。当地群众来往一般都走水路,比陆路抄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因此,我大部队宜实行水路行军以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有利的战机。宝应和淮安县委发动组织了一千多条小木船运送部队和民工、运送云梯和其它攻坚器材,送到马家荡、绿草荡后,再沿着河道向前行驶,直到接近车桥时,部队才舍船陆行。当时基干民兵担任向导,按照既定路线,经水路和陆路,将部队带到指定地点。这样,既赢得了时间,又使车桥战役具有秘密和神速的行动特点。战后,一个叫石川芳男的日俘用中国话对我们新四军战士凄然地说:“白天见你们只有少数部队,不想夜间这么多,四面八方冲来。你们用兵太巧妙了。”在车桥战役的日日夜夜,马家荡、绿草荡和许多河道里,大小船只往来如梭,百舸争流,十分壮观。 二是协助主力部队攻击、包围车桥周边据点,保证一师攻点打援部署的实施。当主力部队攻击车桥时,地方武装带领当地广大群众同时把周围的曹甸、泾口等10多个据点也包围起来,并把据点与据点之间的通道、桥梁等全部破坏掉,有的敌人一出据点就被打回去,有的则遭到民兵埋设地雷的杀伤。这样,车桥之敌只能孤军作战,被迫退缩在据点内困守待援,这样,我军可以集中精力在芦家滩伏击增援车桥的日伪军主力,这也正是粟裕设想的计划。粟裕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法,重中之重是打援,一是我军减少伤亡损失;二是可以多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芦家滩地区南有涧河,北有芦苇沼泽地,中间公路通过的地方是敌军增援车桥的必经之路,也是伏击聚歼敌人的有利地形。日伪军看到车桥被攻,心有疑虑,踌躇不前,但又不能见死不救,直到战斗发起十几个小时之后才赶到芦家滩,不料正好钻入新四军一师布置的口袋阵。战役的发展完全按照既定的设想进行,这既体现了粟裕等新四军指挥员的用兵如神,同时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全力配合。 三是地方党组织全力以赴,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投身到具体战斗任务中。车桥战役由一师副师长叶飞任前线总指挥,当时宝应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曾涛就跟叶飞一起行动。叶飞到哪里,曾涛就到哪里;部队要什么,地方就给什么。在宝应县委和淮安县委的领导下,从涧南到涧北,广大基干民兵和人民群众,迅疾行动起来,汇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战役发起的一刻,安丰、崔渡等几个乡镇的基干民兵,遵照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埋伏在车桥东北角日伪军一个小据点吕舍的东南角上,以防止和阻击敌人向泾口方向溃逃。不久,吕舍据点被攻克后,这批支前大军,即由安丰区委书记兼区长杜文白率领,从车桥北边,绕道到西南角去破坏敌飞机场。三月天气,地面仍封冻结冰。民兵们硬凭一股战斗热情,挖了一个又一个水塘,堆了一个又一个高墩子,拂晓前,就胜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淮安县委书记许亚及泾口区委书记俞臻一起,带着几十副担架到阵地前沿;当时上千人的担架队员都跟着部队行动,随时听候调用。他们紧张而有秩序地忙碌着,一方面要抬伤员下来,另一方面还要送物资上去。担架队员们将伤员从车桥送到绿草荡畔,分配到各个乡镇,再由各乡镇用船只接走。3月6日清晨,芦家滩打援战斗基本结束。部队吃早饭时,老百姓跑来报告:前庄田野里还躲着十来个被打散的日军。战士们把饭碗一放,立即投入战斗。于是,漫田遍野,枪声、喊声响成一片,十来个日本兵全部被包围,为我军活捉。 此外,各地民兵和群众还担负了站岗、放哨、埋雷和接送情报等任务。为警戒宝应方面的敌伪军,安丰区委组织基干民兵,在宝应到曹甸一路上,布置了许多岗哨,并配备通讯员递送信件。石塘区委书记许邦仪、区长顾津等率领区队,在淮安到车桥的公路沿线,站岗,放哨,并埋下许多土造的荸荠雷,这些都在战役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战后:广大人民群众奋勇争先地打扫战场、追击穷寇,使日伪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车桥战役的胜利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联系,揭开了华中地区战略反攻的序幕。此役也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斗志。3月7日,车桥镇残敌在援军接应下狼狈逃窜。早已动员好的淮安、宝应40多个乡的3万多民兵、群众立即进入车桥,迅速平毁工事,拆除围墙、碉堡,打扫战场,彻底摧毁敌人的巢穴。苏中新四军部队乘胜威逼车桥周围敌据点。曹甸、泾口、塔儿头、张桥之日伪军如惊弓之鸟,退守淮安。12日,苏中新四军收复望直港、蛤拖沟、鲁家庄、蚂蚁甸、受河。13日,又收复周庄。至此,车桥战役取得完全胜利。苏中根据地的党政军的领导机关进入淮安、宝应以东地区,一直到全面反攻时,这里成了苏中根据地的领导中心,形成了一块稳定的战备基地。 车桥战役的胜利是苏中反清乡斗争中的重要胜利之一,在日伪军的封锁下打开了一个大缺口,开辟了进出的通道。但是,日伪的清乡图谋并没有完全死心。为此,粟裕在车桥战役结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又发起一连串的战斗,如童家甸战斗、耙齿凌战斗、南坎战役等。在这一系列的胜利中,同样,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清乡”地区内原先坚持在那里的地方兵团、民兵积极行动,相机攻占一批日伪守备薄弱的据点,进一步扩大了战果。同时在“清乡”区域之外也适当部署了一些兵力,选择一些攻击目标,一方面扩大战果,另一方面牵制了外围之敌。 此外,在地方党组织统一部署下,在“清乡”地区的内线展开了以据点反击战为任务的夏季攻势,一直延续到6月底,总计历时先后达一个半月,攻克和以开展政治攻势为主逼走的日伪据点共52处。10月间,又发动了秋季攻势,在如皋的汤家园地区、南通的余西地区以及通海地区等广泛开展了秋季攻势,又攻克和逼走了一批日伪据点。总之夏秋两季攻势中,共作战456次,其中主力部队作战133次,地方武装作战193次,民兵作战130次。在开展反据点斗争的同时,又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展开群众性破击战,对一些日伪军重要据点附近的公路、桥梁和电话线等予以破坏,或者对一些重要据点进行围困和封锁,继而展开政治攻势,从而使日伪军原来依仗其据点密集,相互增援快的优势,大大地被我削弱了,极有利于军队对日伪军薄弱据点的攻击。总的来说,这种既是游击战的攻袭战和群众性反伪化斗争相密切结合的对敌斗争形式,既是军事斗争,也是政治斗争,充分发挥了广大群众的优势,是军政结合的群众性武装斗争的新创造。 原新四军一师司令部作战科长周蔚昌在回忆这段历史时写道:“夏秋季反据点的攻势作战,在日伪‘清乡’区内总体上极大地改善了我军继续坚持斗争和夺取最后胜利的条件。在这次反据点中攻势所发挥的威力,充分证明了我们在坚持斗争中,即使经受了‘延期清乡’、‘高度强化清乡’那样最大的困难,但由于有根据地人民群众全力支持和正确执行了全面的对敌斗争方针,终于坚守了阵地,保存了自己,一旦时机来到,发挥了如此雄厚的潜力,也不是偶然的了。胜利属于人民。”我们可以从这段话中看出,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援,人民军队才能取得胜利,才会取得彻底的胜利。 苏中抗日根据地中的车桥战役及之后的一系列战斗,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是开展抗日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粟裕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指出:“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苏中抗日根据地是在同敌人艰苦顽强的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苏中人民是经过战争烈火考验的,因而是坚强的。这是一条最宝贵的经验。”也正如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那样:“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革命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是真正的英雄。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史工办) |